1、加以繕完(繕完:泛指修繕。
2、繕完:修治城郭。
3、繕完:修繕整治。
4、繕完:泛指修繕。
5、繕完:修治完善。
6、主賓館繕完滌除。
7、繕完~牆,以待賓客。
8、繕完宮室,至今賴之。
9、加以繕完器械,日費甚廣。
10、繕完葺牆以待賓客。
11、皆壞,請悉繕完。
12、抱玉已繕完,即請戰。
13、淳熙中,又繕完之。
14、相視衿要,繕完保鄣。
15、左傳:繕完葺牆,以待賓客。
16、復葺關防,繕完兵守。
17、介,取其利,以時繕完。
18、繕完城備,明日,復請戰。
19、居處弊壞則繕完之。
20、俾繕完而增新之。
21、冬,臧宣叔令修賦、繕完、治完城郭。
22、繕完葺三字同誼。
23、乃團練繕完,為御守計。
24、常俾 繕完,以答靈貺。
25、高)駢至淮南,繕完城壘。
26、然後漸葺城壘,繕完甲冑。
27、繕完既新,考卜惟吉。
28、左傳曰:繕完葺牆,以待賓客。
29、寶玉遂忙恭楷繕完呈上。
30、可任者,責以繕完之功。
31、乃團練繕完,為守禦計。
32、自余要害縣鎮,悉繕完戍守。
33、自余要害縣鎮,悉繕完戍守。
34、有兩朝行宮,歲謹繕完。
35、繕完玆始,符瑞薦臻。
36、抱玉繕完城備,明日,復請戰。
37、故常及半歲,軍中得繕完為備。
38、抱玉復得繕完裝置,明日,堅壁請戰。
39、德裕乃復葺關防,繕完兵守。
40、原想把敘文趕繕完,實來不及。
41、招募亡命,繕完兵甲,為自全之計。
42、石,儻有未備,願且繕完。
43、冀州民夫二萬八千,繕完其堤岸。
44、博羅歡躬行決口,督有司繕完之。
45、省南各屬,則多殘缺,當令繕完。
46、繕完,人生朝暮不可保,又豈能久居?
47、繕完,市戰反,下和端反。
48、繕完城隍,撫安夷獠,經營蜀、雅。
49、抱玉因得繕完裝置,明日,堅壁請戰。
50、敵騎利野戰,繕完城堡,或非其意。
51、天下繕完城池,西川之事,洵實親見。
52、發兵航海至旅順,繕完故城,駐軍以守。
53、歲加繕完,民罷於築堤之役。
54、遂攻安豐,杜杲繕完守禦。
55、左傳 襄三十一年】繕完葺牆。
56、於前代陵寢繕完保護,禮從其厚。
57、皆給其家糧;加以繕完器械,日費甚廣。
58、相望,繕完樓櫓,浚治城隍,以為邊防。
59、陳大富猶思趕緊繕完,力圖守禦。
60、以敝邑之為盟主,繕完、葺牆以待賓客。
61、至正二十四年,陳友定稍繕完之。
62、水壞圩堤,悉繕完,凡百二十里。
63、以敝邑之為盟主,繕完茸牆以待賓客。
64、門,會謀集議,作急繕完城守。
65、鹹出於豐給;繕完築復,必歸於整頓。
66、鮑氏意欲繕完進呈,故以屬諸先生。
67、繕完呈本催分寄,珍重臨時與過朱。
68、吾屋漏,能繕完之,當使日有肉食。
69、工徒千人隨駕,以備繕完甲兵。
70、於是繕完器甲,出財募兵,勢甚張。
71、左傳》襄三十一年:繕完葺牆以待賓客。
72、往年詔天下繕完城池,西川之事,洵實親見。
73、珙遂勸繕完甲兵,招集亡命,為自全計。
74、口溫不花攻安豐,杜杲繕完守禦。
75、次廉使陸中丞知之,助其繕完。
76、東北無備之城,繕完周防,不可不慎。
77、下,珙遂勸繕完甲兵,招集亡命,為自會計。
78、風雨摧壞,歲歲繕完,民將益因矣。
79、三城宜先繕完,庶邊界內外皆可長驅。
80、風雨摧壞,歲歲繕完,民將益困矣。
81、必資機石,儻有未備,願且繕完。
82、以敝邑之為盟主,繕完葺牆,葺,覆也。
83、繕完呈本催分寄,珍重臨時與過糝臁!
84、遂招納亡命,繕完兵械,鄰境皆潛為之備。
85、詔度支市牛,召工就諸屯繕完器具。
86、數年之間,版戶稍葺,東內齋閣,繕完有序。
87、仙芝從常清言,遽趨還潼關,繕完守備。
88、溫躬督役夫繕完之,雖臨不測,無所避。
89、其分給之餘與繕完不及者,皆聚而焚之。
90、舊設節水斗門一百七十有皆壞,請悉繕完。
91、舜華接了,便磨墨濡毫,恭恭楷楷,頃刻繕完。
92、民氓無墊溺之虞,壁壘得繕完之固。
93、春秋左傳》曰:高其閈閎,繕完葺牆,以待賓客。
94、須一年繕完,人生朝暮不可保,又豈能久居?
95、駢至淮南,繕完城壘,招募軍旅,土客之軍七萬。
96、增修壁壘,候尉相望,繕完樓櫓,浚治城隍,以為邊防。
97、金湯之堅,必資機石,倘有未備,願且繕完。
98、十年,明發兵航海至旅順,繕完故城,駐軍以守。
99、開封護城大堤,河溢時半圮,請繕完以資保障。
100、增修邊防,候尉相望,繕完樓櫓,浚治城隍,以為邊防。
101、詔本路運轉司,凡宮宇之弊者,隨即繕完。
102、應卒繕完,未甚周備,制度低小,木植細弱。
103、仍詔轉殖招輯亡散,繕完城池,以慰安人民。
104、袁知泰、能元皓等皆繕完之,甚為堅峻。
105、克家兢兢繕完,弗敢失墜,今書幸成。
106、郭沫若認為此乃封之異,封之者,謂繕完城郭。
107、再徵太原,領工徒千人隨駕,以備繕完甲兵。
108、上下檢察,用為急務,其舊兵革,勿絕繕完,以備豫為政。
109、以天子南征,慮北漢乘虛入寇,繕完守備,且請兵於西京。
110、敕韓琦:羌夷變態,未易究知;邊塞繕完,所宜申飭。
111、金湯之堅,必資機石,儻有未備,願且繕完。
112、多故,日就傾圮,屬九縣繕完,悉復其舊。
113、其餘軍器監、將作監,加緊打造弓箭,繕完城池,準備和宋人決戰!
114、總之,記事疏略,語不繕完,可知其為粗識字之人所記錄。
115、均勞逸,通有無,繕完器備,量力任能,物應其宜。
116、肅樂索取倉庫籍,繕完守具,與總兵王之仁締盟共守。
117、南陵城圍以解,陳大富猶思趕緊繕完,力圖守禦。
118、麻產據直屋鎧水,繕完營堡,招納亡命,杜絕往來者。
119、其飲、飫、餼饋,鹹出於豐給,繕完築復,必歸於整頓。
120、今惟雲中、代、朔,堡寨相連,省南各屬,則多殘缺,當令繕完。
121、使兄弟分領其年,明發兵航海至旅順,繕完故城,駐軍以守。
122、金史》瑪察據哲克依水,繕完營堡,杜絕往來者。
123、汴南諸州,漭為巨浸,博羅歡躬行決口,督有司繕完之。
124、修捍疆團,允稱干城之選;繕完封守,聿推保障之能。
125、杜杲繕完守禦,蒙古以火炮焚樓櫓,杲隨陷隨補完。
126、今市新宅,須一年繕完,人生朝暮不可保,又豈能久居?
127、是時,麻產尚據直屋鎧水,繕完營堡,誘納亡命。
128、至正十一年兵起,詔天下繕完城郭,乃復築壘開濠。
129、又陝西州軍悉置壯城如河北,以備繕完城壘之役。
130、瀋陽、牛庄、耀州三城宜先繕完,庶邊界內外皆可長驅。
131、臣等以謂緣邊城寨,須日加繕完,使戎狄之心,無所窺伺。
132、若乃繕完故堤,增卑倍薄,勞費亡已,數逢其害。
133、抱玉因得繕完裝置,明日堅壁請戰,賊怒欺紿,急攻之。
134、其印簿不得多給,如篇頁繕完,准其赴局續添,以便稽查。
135、臨去,皆更繕完城圍,葺其牆屋,居廬桑果,不得妄敗。
136、抗臨去,皆更繕完城圍,葺其牆屋,居廬桑果,不得妄敗。
137、近者惠達師至輦下,誣毀公繕完兵革,將為逆謀。
138、諮於官屬、於群吏、於眾庶曰:邑中之政,庶幾繕完矣。
139、所居無可尚之績,雖繕完有素,然善治生蓄積,物議少之。
140、宜黜慢官,以懲不恪之罪;擇可任者,責以繕完之功。
141、宣統元年,大庫屋壞,有事繕完,乃暫移於文華殿之兩廡。
142、官,懲不恪,擇可任者繕完之,則吏舉職,事歸正矣。
143、唐老繕完城具,苗、劉兵至城下,不能攻,以功進一秩。
144、城壁,繕完甲冑,則郡國有禦侮之備,長吏免剽略之虞矣。
145、刺史李光琇在州繕完城堡,訓約戎夷,一方安之。
146、若乃繕完故堤,增卑倍薄,勞費無已,數逢其害,此下策也。
147、讓為繕完故堤,增卑倍薄,乃為下策,是故與《禹貢》相反。
148、以敝邑之為盟主,繕完葺牆,以待賓客,若皆毀之,其何以共命?
149、抗臨去,皆更繕完城圍,葺其牆屋,居廬桑木,不得妄敗。
150、我國家受天眷命,世德顯承,於前代陵寢繕完保護,禮從其厚。
151、隆慶反側,辭以避暑,不行,輒繕完兵甲,遣親信以私書交結國中貴幸。
152、本將修起,繼盛正欲繕完,忽見燈燭風搖,火光頓滅,十指疼痛。
153、賊遂據咸平,於是繕完器甲,出府庫財物以募兵,賊勢益張。
154、然後漸葺城壘,繕完甲冑,郡國張禦侮之備,長吏免剽略之虞。
155、由是與朝廷相猜恨,遂招納亡命,繕完兵械,鄰境皆潛為之備。
156、凡一差內大小之事,應於滿任時繕完冊籍,臣親齎進京覆命。
157、卿典領繕完兵械,今已畢功,朕嘉卿忠謹,故有是命。
158、芟夷榛癅,翦逐豺狼,崎嶇繕完,功力才畢,地猶夐絕,勢頗孤危。
159、若乃繕完故堤,增卑倍薄,勞費不已,數逢其害,此最下策。
160、慎固其封守,繕完其溝隍,或多調軍食,或益修戰械。
161、上批:「都城久失修治,熙寧之初,雖嚐設官繕完,費工以數十萬計。
162、若乃繕完故堤,增卑倍薄,勞費無已,數逢其害,此最下策。
163、凡經錄楝宇,百廢之宜飭治繕完者,宗師得以悉其心力焉。
164、苟繕完故堤,增卑培厚,勞費無已,數逢此害,謂最下策也。
165、若乃繕完故堤,增卑倍薄,勞費無已,數逢其害,此最下策也。
166、魏州城自祿山反,袁知泰、能元皓等皆繕完之,甚為堅峻。
167、禁省之間,時或繕完墜;豪家大帥乘聲相扇,延及老佛,土木妖熾。
168、況土性疏惡,甓之恐難經久,風雨摧壞,歲歲繕完,民將益因矣。
169、若乃繕完故堤,增卑培薄,勞費無已,數逢其害,此最下策也。
170、若因此更示以繕完點閱之形,則彼以我為真有謀彼之心,更生其計。
171、明敕將佐,繕完守備,常若寇至,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至,庶幾可以無後患也。
172、故文武可以王,而桓文終於伯;由周兵革繕完,欲兼併之固難也。
173、如在明軍錦州城未繕完之時,後金軍傾力攻城,就會是另有一番局面。
174、後漸葺城壁,繕完甲冑,則郡國有禦侮之備,長吏免剽略之虞矣。
175、若乃繕完故隄,增卑倍薄,勞費無已,數逢其害,此最下策也!
176、以上言中策 若乃繕完故堤,增卑倍薄,勞費亡已,數逢其害。
177、王猛之保秦,謝安之守晉,非任將擇材,繕完自固,安能爾乎?
178、若乃繕完故堤,增卑倍薄,勞費亡已,數逢其害,此最下策也。
179、復以其餘力,繕完牆堡,修整戎器,笫使人自為守,經費所出,取之屯牧有餘。
180、有桔柚茶筍四時之味;江山美秀,而邑居繕完,無不可愛。
181、舊錄雲:先帝導洛入汴,繕完戎器於無事之日,皆專置司,事得以舉。
182、中建,後又建新學,遭時多故,日就傾圮,屬九縣繕完,悉復其舊。
183、禁省之間,時或繕完隤墜;豪家大帥乘聲相扇,延及老佛,土木妖熾。
184、呂文靖公恐後復議繕完,因推《洪範》災異之端,乞罷營建,懇讓使名。
185、為此合諮貴部,煩為通行在京及大小衙門,會謀集議,作急繕完城守。
186、河陽節度使白重讚以天子南征,慮北漢乘虛入寇,繕完守備,且請兵於西京。
187、阿魯帶繕完州縣之可守者,其不可守者遷徙其民,依險為柵以備緩急。
188、近者惠達師至輦下,誣毀公繕完兵革,將為逆謀,人亦頗有知者。
189、其次王猛之保秦,謝安之守晉,非任將擇材,繕完自固,安能爾乎。
190、國家積儲糧草,繕完甲兵,尚要素有其備,豈得良將謀臣,料敵制勝,國家卻素無備。
191、其次王猛之保泰,謝安之守晉,非任將擇才,繕完自固,安能爾乎?
192、其次王猛之保秦,謝安之守晉,非任將擇才,繕完自固,安能爾乎?
193、英宗治平初,遣使分募河北、河東、陝西、京東民為本城,如河北以備繕完城壘之役。
194、次廉使陸君中丞知之,助其繕完,三年而禪院成,五年而佛事立。
195、迭飭有司與俄會議,折衝樽俎歷半載餘,俄人陽願輯和,陰繕完武備,海陸爭持。
用「完繕」造句,完繕例句61條
1 完繕,東畿之人賴之。2 且這裡宮室完繕,也方便居停。3 手跡完繕,整理必精美,而不粗率。4 但吾一日住,完繕可旁聽。5 車籍甲,不待完繕,東畿之人賴之。6 這些還需要不斷地填補與完繕。7 挾敵國以要朝廷,而自為完繕益兵計。8 至於官署學舍,郵傳橋梁之屬,罔不以次完繕。9 有破敵的把握,議和是為了...
用「徵繕」造句,徵繕例句76條
1 徵繕 財賦 軍賦曰徵,修治曰繕。2 徵繕 徵收財賦 軍賦謂徵,修治謂繕。3 徵繕 徵,徵收賦稅。4 徵繕 徵賦治兵。5 不憚徵繕 憚,畏懼也 徵,取也 繕,治也。6 徵繕,徵賦治兵也。7 徵繕 財賦 軍賦曰徵。8 徵繕以輔孺子,徵,賦也。9 徵繕以輔孺子。10 徵繕 徵稅與修繕兵甲。11 集,徵...
用「繕兵」造句,繕兵例句174條
1 繕兵昭武,繕,修也。2 繕兵 整治武備。3 繕兵 休整兵器。4 進取,繕兵防守。5 繕兵 操練軍隊。6 繕兵 鑄造武器。7 繕兵 使軍隊強勁。8 繕兵 整治軍隊。9 得其地足以廣國,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 繕兵 供給軍隊食糧。10 昭王既息民繕兵昭王既息民繕兵,復欲伐趙。11 畜力繕兵,相時而動。1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