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繕兵昭武,繕,修也。
2、繕兵:整治武備。
3、繕兵:休整兵器。
4、進取,繕兵防守。
5、繕兵:操練軍隊。
6、繕兵:鑄造武器。
7、繕兵:使軍隊強勁。
8、繕兵:整治軍隊。
9、得其地足以廣國,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【繕兵:供給軍隊食糧。
10、昭王既息民繕兵昭王既息民繕兵,復欲伐趙。
11、畜力繕兵,相時而動。
12、力繕兵,相時而動。
13、繕兵益修守拒。
14、聚卒繕兵,將作亂。
15、大修舟艦,繕兵聚糧。
16、壽大修舟艦,繕兵聚糧。
17、隨即聚卒繕兵,意圖作亂。
18、不如繕兵練甲,蓄力待之。
19、得其財,足以富民繕兵。
20、猶幸有繕兵中興之主。
21、及時遘艱虞,繕兵固圉。
22、壽大修船艦,繕兵聚糧。
23、訓卒繕兵,有跋扈之志。
24、整甲繕兵】整頓甲冑,修理兵器。
25、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。
26、繕兵,不傷眾而彼已服焉。
27、積粟繕兵,列柵為死守計。
28、守盈,自是繕兵益修守拒。
29、太陰治秋,則欲修備繕兵。
30、太陰治秋,則欲修備繕兵。
31、朕繕兵固守,以待朕之歸可也。
32、淮安王創繕兵旗於斯寺宇。
33、又曰:太陰治秋,則欲修備繕兵。
34、又曰:太陰理秋,則欲修備繕兵。
35、繕兵不傷眾【1而彼已服矣。
36、繕兵不傷眾而彼服,此乃用兵上道。
37、共有幾個事由吏俸傳送轉費繕兵。
38、其來,整甲繕兵,以乘其敝。
39、州城下,悅已繕兵固守,不能遽拔了。
40、招懷離散,均賦繕兵,吏民悅服。
41、豐繕兵固守,饋饋不絕,詔獎之。
42、而自于境內築壘、繕兵無虛日。
43、目 天雄範延光聚卒繕兵,將作亂。
44、昭王既息民繕兵,復欲伐趙。
45、團結丁壯,密繕兵仗,事發有以御之。
46、晝夜籌慮,修城繕兵,以圖後舉。
47、積粟繕兵,列柵固壘,為死守計。
48、繕兵,移百姓所有積聚,實於其中。
49、先是忠烈家居,知大亂將至,結丁壯,繕兵仗。
50、太陰治秋,則欲修備繕兵;(金德剛斷,故修兵也。
51、太陰治秋,則欲修備繕兵,金德斷割,故修兵也。
52、二卿為朕繕兵固守,以待朕之歸可也。
53、出自《戰國策 中山 昭王既息民繕兵。
54、秦昭王既息民繕兵,復欲伐趙。
55、秦)昭襄王既息民繕兵,復欲伐趙。
56、既得泉州,招懷離散,均賦繕兵,吏民悅服。
57、既而繕兵於百濟家,自南門出之。
58、其地足以廣國,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。
59、省元帥白撒以為不可,惟宜繕兵為備。
60、結盟通糴,慰撫雜部,足食繕兵,俟時而動。
61、劑艟 繕兵子守廢字祐嵩,璜,施。
62、會東人有反歸信,令可藻繕兵以待。
63、取其地,足以廣國也;得其財,足以富民繕兵。
64、二年,桓公彌亂,又告管仲曰:「欲繕兵。
65、杜將軍繕兵窮海,差有丈夫氣,乃招之耶?
66、德豐繕兵固守,餉饋不絕,確保了鎮州無虞。
67、若益訓卒繕兵,今冬金人南來,似有可勝之理。
68、乃浚隍壁、繕兵粟馬,以誅泚、興復為己任。
69、申蔡留後吳少誠,繕兵完城,欲拒朝命。
70、足以廣國,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,不傷眾而服焉。
71、潮沉勇有智略,招懷離散,均賦繕兵,吏民悅服。
72、叔至,創立城隍,繕兵積穀,流人百姓安之。
73、淮安王創繕兵旗於斯寺宇,因受王請,終身奉養。
74、今年饑饉,未可輕動,慰撫雜部,足食繕兵,待時而動。
75、財用豐衍,招徠亡命,厲甲繕兵,勇冠河朔諸帥。
76、孤率兵連戰兩日,已覺兵疲將乏,即令整甲繕兵一日。
77、潮招攜懷遠,均賦繕兵,頗得吏民歡心,泉州以安。
78、紹叔至,創立城隍,繕兵積穀,流人百姓安之。
79、堅壁清野,以俟其來;整甲繕兵,以乘其敝。
80、廣國,取其財足以富民 繕兵,不傷觽而彼已服焉。
81、吳-扼守和尚原,積粟繕兵,列柵固壘,為死守計。
82、糴濟難,足食繕兵,相時乃動,方保萬全。
83、聞金日繕兵不休,且其重兵皆屯中州,宜有以待之。
84、潮沉勇有智略,既得泉州,招懷離散,均賦繕兵,吏民悅服。
85、故堅壁清野,以俟其來,整甲繕兵,以乘其敝。
86、吳玠扼守和尚原,積粟繕兵,列柵固壘,為死守計。
87、潮沈勇有智略,既得泉州,招懷離散,均賦繕兵,吏民悅服。
88、先是,戎馬南牧,德豐繕兵固守,餉道無阻,詔書嘉銟焉。
89、冬,遼人南侵,德豐繕兵固守,饋饋不絕,詔獎之。
90、常為之罷役,而自于境內築壘、繕兵無虛日。
91、後項燕立昌平君為楚王,繕兵陳守,欲再興大楚。
92、故堅壁清野,以禦其來;整甲繕兵,以乘其弊。
93、懷光左右皆胡虜,因發怒,亂持兵殺巢父及守盈,自是繕兵益修守拒。
94、範延光聚卒繕兵,悉召巡內刺史集魏州,將作亂。
95、乃率其眾渡江,奉昌平君為楚王,居於蘭陵,繕兵城守。
96、遷沂州刺史,屬歲屢豐,乃繕兵治壁,為戰守具。
97、至燧促與同行,到了魏州城下,悅已繕兵固守,不能遽拔了。
98、地足以廣國,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,不傷眾而彼已服焉。
99、得其地足以廣國,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,不傷眾而服焉。
100、是冬,遼人南侵,德豐繕兵固守,餉饋不絕,詔獎之。
101、會策妄阿喇布坦使來乞和,令暫停進取,繕兵防守。
102、申蔡留後吳少誠,繕兵完城,欲拒朝會,〔朝,直遙翻。
103、潮沈能有智略,即得泉州,招懷離散,均賦繕兵,吏民悅服。
104、昌冬,遼人南侵,德豐繕兵固守,饋饋不絕,詔獎之。
105、北京這邊也已得到訊息,下令明軍整甲繕兵,嚴陣以待。
106、平戰敗的教訓,收散卒,積糧繕兵,為死守計,以圖保蜀。
107、如果朝廷建造一城,增一兵,他們則有怨言,往往猜忌,而在自己境內則大肆築壘繕兵。
108、時郭登以都督僉事守之,修城堞,繕兵械,誓死不下。
109、通鑑》:範延光聚卒繕兵,悉召巡內刺史集魏州,將作亂。
110、在曹魏時,扶風尤為重鎮,往往繕兵儲粟以阻巴、蜀之口。
111、諸將多半贊同,於是湘兵整繕兵甲,決心和宋軍一較高下。
112、楊行密收其餘燼,猶能並孫儒,卻朱溫,繕兵積粟,保固江淮。
113、玠收散卒保散關東和尚原,積粟繕兵,列柵為死守計。
114、君又奏請擇將吏、繕兵械、修城郭以待變,亦至又皆不報。
115、鑑 》:範延光聚卒繕兵,悉召巡內刺史集魏州,將作亂。
116、夏五月,申蔡留後吳少誠繕兵完城,欲拒朝命。
117、訓卒繕兵以修武備,務農桑以實倉廩,通商賈以豐貨財。
118、重進自以周室懿親,恐不得全,遂拘思誨,治城繕兵。
119、申蔡留後吳少誠,繕兵完城,欲拒朝命,朝,直遙翻。
120、得其地足以廣國,取其財足以富民 繕兵,不傷-而彼已服焉。
121、得其地足以廣國,取其財足以富民,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。
122、得其地足以廣國,取其財足以富民 繕兵,不傷觽而彼已服焉。
123、他吸取富平戰敗的教訓,收散卒,積糧繕兵,為死守計,以圖保蜀。
124、吳玠到任後,馬上著手和尚原的防禦,積粟繕兵,列柵固壘。
125、而乃繕兵補卒,增壘閉途,正當天討之辰,(《書》:天討有罪。
126、玠引眾立營於和尚原東壁,積粟繕兵,列柵為死守計。
127、訓卒繕兵以修武備,務農桑以實倉稟,通商賈以豐貨財。
128、取其地,足以廣國也,得其財,足以富民,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。
129、遠征雖克,必有後患;不如與熾磐結盟通,慰撫雜部,足食繕兵,俟時而動。
130、取其地,足以廣國也;得其財,足以富民繕兵;不傷眾而彼以服矣。
131、取其地足以廣國也,得其財足以富民,繕兵不傷為,而彼已服矣。
132、三月,範延光聚卒繕兵,悉召巡內刺史集魏州,將作亂。
133、是違約,塞雁門,增塘水,治城隍,繕兵民,是為的什麼事情?
134、遠征雖克,必有後患;不如與熾磐結盟通糴,慰撫雜部,足食繕兵,俟時而動。
135、之郊,非耕牧之地,故堅壁清野以俟其來,整甲繕兵以乘其弊。
136、目 玠自富平之敗,收散卒保和尚原,積粟繕兵,列柵為死守計。
137、登慷慨奮勵,修城堞,繕兵械;拊循士卒,吊死問傷,親為裹創傅藥。
138、是年四月,禑欲寇遼東,使都軍相崔瑩、李成桂繕兵西京。
139、南朝先是違約,塞雁門,增塘水,治城隍,繕兵民,是為的什麼事情?
140、斥候之郊, 非耕牧之地,故堅壁清野以候其來,整甲繕兵以乘其弊。
141、算錢的名目至少有這樣幾項:吏奉(俸)、口錢、傳送、給轉費、繕兵等。
142、十月,靜難節度使毛璋,驕僭不法,訓卒繕兵,有跋扈之志。
143、取其地足以廣國也,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【1不傷眾而彼已服矣。
144、朝廷或完一城,增一兵,輒有怨言,以為猜常為之罷役;而自于境內築壘,繕兵無虛日。
145、又自以周室懿親,恐不得全,遂拘思誨,治城繕兵,遣人求援於唐。
146、試想明公西去,邯鄲無事,必且繕兵整甲,長驅南來,吏民誰肯千里送公?
147、遠征雖克,必有後患;不如與熾盤結盟通糴,慰無雜部,足食繕兵,俟時而動。
148、張浚富平之戰大敗後,吳玠受命,退保和尚原,積粟繕兵,列柵數重,準備死守。
149、計不如與熾磐結盟,通糴濟難,足食繕兵,相時乃動,方保萬全。
150、朝廷或完一城,增一兵,輒有怨言,以為猜貳,常為之罷役;而自于境內築壘、繕兵無虛日。
151、宋紹興元年,吳 自富平之敗,收散卒,保和尚原,積粟、繕兵、列柵為死守計。
152、巴蜀富饒,沃野千里,出銅鐵木材,取其地足以廣國,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。
153、張浚富平之戰大敗後,吳玠受命,退保和尚原,積粟繕兵,列柵數重,準備死守計。
154、不法,訓卒繕兵,有跋扈之志,詔以潁州團練使李承約為節度副使以察之。
155、非單一稅目,不僅包括每年120錢的人頭稅,還包括吏俸、轉輸、繕兵等各種雜稅。
156、斥堠之郊,非耕牧之地,故堅壁清野以俟其來,整甲繕兵以乘其弊也。
157、戰國時,司馬錯說秦惠王伐蜀曰:取其地,足以廣國也;得其財,足以富民繕兵。
158、初,宗澤之為留守也,日繕兵為興復計,兩河豪傑皆保聚形勢,期以應澤。
159、京師平,命給事中孔巢父、中人啖守盈召之,皆為懷光帳下所害,於是繕兵嚴守。
160、若取隗氏,必懼國人之謗,不敢居於王城,二卿為朕繕兵固守,以待朕之歸可也。
161、敵軍且退,乃是整甲繕兵也,此時當以重兵伐之,收復我失地,待其壯大,伐之晚矣!
162、武德六年,江表賊帥輔公佑負阻繕兵,戈潛圖反叛,凡百寺觀,撒送江南。
163、初,宗澤之有為留守也,日繕兵為興復計,兩河豪傑皆保聚形勢,期以應澤。
164、之饒,繕兵昭武,以臨群雄之隙,舍諸天運,徵乎人文,則古之休烈,何遠之有!
165、龍慮其回巢與諸番及他部勾結為患,奏行甘肅守臣,繕兵積粟,為殄滅計。
166、操乃西迎天子,遷都於許,命棗祗屯田許下,繕兵積穀,州郡皆置田官,所在倉廩皆滿。
167、害六事,又別疏言金人犯淮甸之路有宜擇四路帥守繕兵儲粟以捍禦之。
168、南朝先----------------------- Page宋代宮闈史是違約,塞雁門,增塘水,治城隍,繕兵民,是為的什麼事情?
169、斥候之郊,非耕牧之地,故堅壁清野以俟其來,整甲繕兵以乘其弊;保民全境,不出此塗。
170、御史中丞何承天上書,建議移邊境之民於內地,在邊境廣布堡壘,堅壁清野,整甲繕兵,以待敵人。
171、範延光聚卒繕兵,悉召巡內刺史集魏州,〔天雄軍巡內有貝、博、衛、澶,相五州刺史。
172、中山策》一捲,十章而實為九章(《昭王既息民繕兵》章乃為秦國之事),三千一百零六字。
173、並小村入大村,移平處就險處,深溝高壘,積穀繕兵,移百姓所有積聚,實於其中。
174、攻之,譬如使豺狼逐群羊;得其地足以廣國,取其財足以富民,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。
用「完繕」造句,完繕例句61條
1 完繕,東畿之人賴之。2 且這裡宮室完繕,也方便居停。3 手跡完繕,整理必精美,而不粗率。4 但吾一日住,完繕可旁聽。5 車籍甲,不待完繕,東畿之人賴之。6 這些還需要不斷地填補與完繕。7 挾敵國以要朝廷,而自為完繕益兵計。8 至於官署學舍,郵傳橋梁之屬,罔不以次完繕。9 有破敵的把握,議和是為了...
用「徵繕」造句,徵繕例句76條
1 徵繕 財賦 軍賦曰徵,修治曰繕。2 徵繕 徵收財賦 軍賦謂徵,修治謂繕。3 徵繕 徵,徵收賦稅。4 徵繕 徵賦治兵。5 不憚徵繕 憚,畏懼也 徵,取也 繕,治也。6 徵繕,徵賦治兵也。7 徵繕 財賦 軍賦曰徵。8 徵繕以輔孺子,徵,賦也。9 徵繕以輔孺子。10 徵繕 徵稅與修繕兵甲。11 集,徵...
用「繕完」造句,繕完例句195條
1 加以繕完 繕完 泛指修繕。2 繕完 修治城郭。3 繕完 修繕整治。4 繕完 泛指修繕。5 繕完 修治完善。6 主賓館繕完滌除。7 繕完 牆,以待賓客。8 繕完宮室,至今賴之。9 加以繕完器械,日費甚廣。10 繕完葺牆以待賓客。11 皆壞,請悉繕完。12 抱玉已繕完,即請戰。13 淳熙中,又繕完之...